海洋环境科学

“你好,海洋!”厦大海丝一号“上天”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国内高校首颗近海海岸遥感卫星、国际首颗C波段轻型小型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在“赫瑟”星座第一颗星

Hace-1档案

●重量:约180kg

●Band:C-band

●最大分辨率:1m

●最大成像宽度:100km

●是“千里眼” “也是“透视眼”,助力太空海洋研究

昨天中午12时37分,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海思一号卫星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厦大表示,卫星现已进入测控站覆盖区域,遥测信号显示卫星工作正常,太阳翼和天线均正常展开,发射任务为圆满成功。

这颗卫星由厦门大学、长沙天一航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联合研制。它是国内大学第一颗近海和海岸遥感卫星,世界第一颗C波段轻型小型SAR卫星,也是“赫西尔”星座的第一颗星。

有多大?

不到传统卫星重量的1/10

厦门大学介绍,海思一号重约180公斤,相当于三个成年人的重量,而传统SAR卫星的重量一般在几吨左右。

虽然Hess-1卫星的重量不到传统SAR卫星的十分之一,但就像电子设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样,卫星在现在逐渐趋于小巧方便。

学校介绍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它小,它有千里眼。其成像宽度可达100公里,分辨率尽可能高。高达1米,也是透视眼,可以穿透云层进行全天候观测。

它能做什么?

在太空帮助海洋研究也可以监测陆地

要知道海思一号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SAR。

据厦门大学介绍,SAR的全称是Synthetic Aperture Radar。雷达在太空中不断地向地球发射信号,并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获取信息。那么什么是合成孔径雷达?它就像一台照相机,但又不是普通的“照相机”。当海思一号扫过一个特定区域时,它会继续移动,在移动的同时,它会射击一个特定的目标并获取一系列图像。

这些影像还只是半成品,海思一号也会对这些影像进行数字合成,获得高清遥感影像。

海丝一号的遥感影像能得到什么?

据厦门大学介绍,人们通常只看到大海的美丽外表,却不知道她的性格是多变的。她一发脾气,就会掀起波澜。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息息相关。海丝一号卫星不仅可用于观测海面风场、波浪、内波、海冰等信息,还可用于观测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更好地了解海洋不断变化的特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预测和预防海洋自然灾害。

当然,它的工作不仅限于海洋,也可以用于陆地,比如识别淹没区域和监测地表变形。

它有“兄弟姐妹”吗?第二颗卫星将于明年发射,将打造“赫尔斯”星座

厦门大学还透露,“赫尔斯”星座的第一颗卫星是“Herse”星座的第一颗星。该星座还包括Hydra-2多光谱水上卫星,将于2021年上半年发射。

“海思”星座由厦门大学、天一组成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福建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三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拟联合发射多颗小型轻型SAR卫星和多光谱水上卫星合作单位较多。

据厦门大学介绍,海洋科学是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经过近百年的学科发展,现拥有近海海洋环境科学与水声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遥感大数据大学工程研究中心、“嘉庚”海洋科考船、东山太古海洋观测实验站、联合遥感中心和卫星接收站等海洋相关科研平台和重大设施。

海思一号卫星将厦门大学现有的海洋观测能力从水下、地面扩展到天空,将进一步推动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海洋科学和生态学。学科发展。

据介绍,厦门大学目前正在筹建海洋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研究院。

先驱报记者梁静通讯员欧阳桂莲文/图

上一篇:全球变暖,海洋扩张湖泊萎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