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二号C星成功升空,将构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1
9月21日13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C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昨天13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一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C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圆满成功。
据悉,海洋二号C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海洋动力卫星系列的第二颗业务卫星,也是我国首颗运行于倾斜轨道的大型遥感卫星,其入轨后与海洋二号B星组网,将大幅提升我国海洋观测范围、观测效率和观测精度。
国家航天局介绍,海洋二号C星在轨后,主要对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实时观测,并具备船舶识别以及接收、存贮和转发我国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标测量数据能力。
2018年10月,我国发射海洋二号B星,这是我国海洋动力卫星系列的第一颗业务卫星。海洋二号C星将与海洋二号B星以及后续的卫星组网运行,共同构成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可在6小时内完成全球80%的海面风场监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研制团队负责人介绍,海洋二号C星具有身手敏捷、眼疾手快的特性,能够实现更高的海洋风场观测频度。相较于传统遥感卫星运行所在的太阳同步轨道,海洋二号C星的“站位”十分独特,在研制团队的精心设计下,C星将在倾斜轨道上“全力奔跑”,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海洋观测能力。海洋二号C星运行在66度倾角倾斜轨道,增强了对海面风场的快速重访能力。这将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气象、交通及科学应用等提供信息支撑,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提高我国海洋卫星体系的国际地位。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预计明年我国将迎来第四颗海洋二号系列卫星。
链接
“天问一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
本报讯(记者 张航 通讯员 杨璐)记者昨天从国家航天局获悉,9月20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4台120牛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牛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截至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60天,距离地球约1900万公里,飞行路程约1.6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各中心和台站跟踪正常。
航天专家介绍,中途修正一般是指在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轨道偏离进行修正,使探测器更贴近理论轨道飞行。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过程中,探测器会受到入轨偏差、控制精度偏差等因素影响。由于探测器长时间处于无动力飞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误差会逐渐累积和放大。如果不及时进行修正,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出现探测器错过火星的风险。
8月2日7时零分,“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由于“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入轨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第二次轨道修正量很小。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张航 通讯员 段逊李晨
流程编辑:郭丹

上一篇:海洋给予了人类什么?海洋污染是哪里来的?有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