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科学

别惹我我的身上藏着毒针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同学们都知道,像蜜蜂、蜘蛛、蝎子等昆虫,为了防身和捕食,往往以尾尖和牙齿做“毒针”,借此在搏击中取胜。同样,生活在海洋中的一些家伙,也拥有毒针。这种可怕的“生化武器”,弥补了它们行动迟缓、身体弱小、没有爪牙、易被捕食等弱点,确保它们在险象环生的海洋环境中安然生存。下面就让我们来领教一下它们“毒针”的厉害吧。

蓑鲉

游弋在珊瑚礁王国的蓑鲉,似鱼非鱼,似鸟非鸟,似蝶非蝶,似龙非龙,可谓“四不像”,但它们有个别称——狮子鱼,这倒不是说它们和狮子有什么渊源,而是因为蓑鲉身上那些张扬且华丽的鳍,使它们从外观上看和鬃毛长长的狮子颇有几分相似。

蓑鲉凶猛异常,性格孤僻,喜欢独居。白天它躲避在岩礁的阴暗处,静静休息;日落时分,它摆动着身上长长的鳍条,在黑暗的水下缓慢游动,当发现小鱼虾或小螃蟹时,便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猎物还来不及反应,就被蓑鲉吞进了肚子。

尽管蓑鲉身上的条纹、斑点色彩很鲜艳,却并不怎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反而会让人像看到五花蛇那样生出惧怕之感。不错,蓑鲉身上炫目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警示色,尤其是它们身上花花绿绿的鳍条,能吓退“敌人”。最厉害的是,蓑鲉的背部长着13 根有毒的棘刺,能使被刺伤者感到疼痛,严重时甚至丧命。

遇到强敌,蓑鲉便张开全身的鳍条,使自身显得很大,以示警告。如果被对方吞入口中,蓑鲉鳍条上的棘刺会把对方扎得无法吞咽,甚至口腔因中毒而麻木,只得将其吐出来,再无心进食。如果两条蓑鲉争抢食物,它们会各自举起毒刺向对方刺去,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失败的一方会收起胸鳍仓皇逃走。

臭肚鱼

印度洋的珊瑚丛中,生活着一种身形像橄榄球的鱼,乍一看还有点儿鱼的样子,但身上的灰斑如同腐烂的疮疤,让人觉得很不干净,怎么也激不起食欲。但出人意料的是,这种鱼味道鲜美,骨头也少,受到食客的欢迎,渔民们便竞相捕捞。不过,当把它们捕捞上岸时,一股腥臭味便扑鼻而来。原来,鱼的肚子里塞满尚未消化的海藻,气味从口腔中溢出,有股难闻的腐臭味,于是它便得名“臭肚鱼”。不过,它其实是有学名的,叫作单带眶棘鲈单斑篮子鱼。

臭肚鱼的背部排列着刀刃一样的鳍,显得锋利、明亮,末端的棘刺有毒,人一旦不慎被刺,会像被蜜蜂蜇了一般痛。这种神经性中毒现象,可持续半小时,严重时会让人心神不安,不由自主地想发火。因此,抓臭肚鱼时要特别小心,万一被刺到,要立即用热毛巾敷,越热越好,热敷半小时后,毒性会明显降解,因为高温可破坏毒素。

凡事各有利弊。臭肚鱼虽然有毒,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且容易捕获。通常,它们定时成群结队地沿近海路线迁徙,所以四季都能捕捞,一网能打满一篮子,因此还有个“篮子鱼”的别称。

石头鱼

传说在远古时期,百义部落与黄帝族群在马良展开激战,一个用水攻,一个用石挡,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最终造成河流堵塞,洪水泛滥,良田被淹,百姓遭殃。此事传到天宫,玉皇大帝大怒,便派雷神劈山凿石,疏通河道。雷鸣电闪之际,山石如雨点般落入江河,瞬间化为游鱼,百姓争相捕捉充饥。后来,人们把这种味道鲜美的鱼叫石头鱼。时间来到1880 年,清代重臣李鸿章派人远赴马良镇采购石头鱼,将其作为宴请驻华外交使节的佳肴。

让我们来看看石头鱼的外貌:嘴巴宽扁,一副不大高兴的样子;长在背部的小眼睛,下方深陷成一对凹坑;灰石色的背部,布满颜色杂乱的斑纹,让人感到头皮发麻;圆鼓鼓的腹部白里泛红,看起来有些恐怖;身上瘤状物突起,好像蟾蜍的皮肤。也许是它的肉好吃,才生有这样丑陋的外貌,以免被杀。

平时,石头鱼躲在海底,一动不动,活像一块斑驳陆离的礁石,很难被发现。并且,它能像变色龙那样,体色随环境而变化,以此蒙蔽敌人。其实,石头鱼用来防身的秘密武器是根部连着毒囊的背刺,有12 ~14 根,尖锐如针,能轻而易举地穿透动物的硬皮,一旦扎到对方,背刺的毒囊受到挤压,毒液就会沿着背刺注入对方体内。被刺者疼痛不已,轻则伤口肿胀,落荒而逃;重则全身抽搐,倒地蹬腿挣扎一番后死去。

魔鬼鱼

潜水员在南美洲海域100 米深的水下,发现了一个表面布满彩色斑点的“圆盘”,随着水流漂来漂去,就像从天而降的不明飞行物;近看,它又像一只带柄的锅盖 —— 不对!它的边缘还像波浪一样起伏,犹如一条柔软的毯子……原来,这是一条魔鬼鱼,正在上下摆动着圆扇状的胸鳍游泳。

上一篇:粘贴钢板加固高桩码头轨道梁的时效性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